行为与想法出现背离而产生不同结果的事实告诉我们,人的正向思维必须从根本上掌控行为,才能成功我们赢得改变世界的力量。

多年来,心理学家一直在研究人们“所言”以及实际“所为”之间的关系。其中就有马萨诸塞州史密斯大学的莱纳德·比克曼及其同事的研究。

比克曼试图通过乱扔东西这类小事,来研究人的想法与行为之间的联系。他与他的团队来到一条繁华的街道,故意将几张皱巴巴的纸扔在垃圾桶不远处;并且,这些废纸就扔在人行道上。然后,他们来到马路对面,偷偷记录行人的表现,看看有多少行人会将废纸捡起扔到垃圾桶中。结果发现,马萨诸塞州的居民们并不是那么的爱清洁,只有2%的行人捡起了垃圾并将其扔进了垃圾桶中。

实验的第二阶段,实验人员截住刚刚走过那条街道的几百位行人,并问了他们一个问题:“当看到街上有垃圾时,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责任捡起来?还是应该由那些专门负责相关工作的人捡起来?”有多少行人声称所有人都应该捡起垃圾、保持街道卫生呢?10%?40%?60%?事实上,刚刚对废纸视而不见的行人中,有高达94%的人说,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捡起垃圾。

比克曼的研究表明,在捡垃圾方面,人们精于奥威尔式的双重思维,因此他们能做出与自己的想法完全矛盾的事情。

实验人员想要探索,是否这种行为与想法之间的不一致性同样存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。因此他们将注意力转向了一些更重要的议题,比如说道德观。你是不是一个很讲道德的人?你是不是整体来说都会去做对的事情、公平地解决争端、表现得很有公德心?当人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时,几乎所有人都会反复勾选“是的,我是这样的人”这一选项。但是,是不是人们也确实会作出符合道德的行为呢?堪萨斯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·巴特森决定找出问题的答案。

声称自己很讲道德的人就会言行一致?或者人们只是喜欢表现得很讲道德,但实际上并不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?巴特森对此非常感兴趣。在其中的一项实验中,他先让一组实验参与者回答了几个相关问题、衡量自己的道德指数。他们是否相信存在一个公正的世界?整体说来,他们是否总是去做正确的事情?他们自私吗,还是很关心别人的利益?

即使是对那些像道德感一样重要的、根深蒂固的东西,我们的行为也不一定会符合我们的想法。通过以上想法与行为不一致现象的分析,我们知道,这种情况普遍地存在于生活中。有些可能没产生多大的坏处,有些则对我们有着不利的影响。

那么,这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呢?我以为想法与行为不能取得一致,在于人们认识上的欠缺。这就给出了我们解决思行不一的第一个方法,那就是补充知识。一个人如果无法认识到自己思行不一的存在,可能就会有较少的机会对自己进行改善。知识的不断学习,可以让一个人能够更加拥有“自知之明”,会更容易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自己本来的想法,而不会是“想一套,做一套”了。

此外,想法与行为不能取得一致的另一种情况,缘于人性的弱点,缺乏执行力是导致想法流产的最主要原因。懒惰、马虎、嫉妒、恐惧、贪婪等,人的一切负面特性,都会使人的执行力大打折扣。提高执行力,便是改善这种情况的唯一方法。这便要求向人的一切负面特性开战,不断地对自己提高要求。

于是,我们可能就会问,如果让想法与行为取得一致,会产生相应的好处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

一个想法与行为取得较高一致性的人,有着更大的个人魅力。个人魅力的一个解释便是一致性、表里一致。一个具备一致性的人,无论从内在还是外表看起来,都给人一种和谐、平衡、协调的感觉。一个具备一致性的人,其举止、言语、思想、行为,甚至包括其所使用的物品、居住的环境、从事的职业,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,都让人觉出一种“绅士”风范。我们知道,历史上能够“留名千古”的人大多是具有一致性的人,正是他们的思行一致、表里如一才让人们把他们记住,并不断传扬下去。

想法与行为取得一致性的人,会产生超人的力量,更容易取得成功。我们知道,群体性的人类活动,就是因为有了和谐和平衡,才创造了世界的文明和缤纷,才演绎出日常所见的美和随处可触的妙。一致性能够让人的身、心取得一致,从而让一个人更有力量,自然更容易让他在事业或是生活中有所斩获。

推而广之,在群体中取得了一致性,也会让这个群体更有感染力和号召力,更有凝聚力和创造力,更易创造财富和产生奇迹。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能够在想法与行为上取得一致,就会更有效率地组织社会资源,更有效率地创造社会财富,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或是复兴,无不佐证这一点。

对整个世界而言,减少敌对,增进友谊,在思行一致上达到更高的契合,就意味更多的和平和更好的发展。整个人类困境的解决,本身就依赖于整个人类社会在取得一致性上的不断突破和改善。

第一时间更新《正能量:用信念改变自己》最新章节。

相关阅读

龙眠

宫部美雪

人类简史·从动物到上帝

尤瓦尔·赫拉利

卡门

普罗斯佩·梅里美

装不在意

半截白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