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掉了王皇后并萧淑妃反武媚娘集团,李治的下一个工作重点,就是要打掉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文官集团。

这个文官集团非要打掉不可,太反动——实际上是太超前了。这个文官体系根深叶茂,已经构成了帝国的议会,没有议会的许可,皇帝的裁决就不会发生效用。早在李世民央求立李治为太子的时候,长孙无忌就说过:谁敢反对,吾必杀之。当着李世民的面,居然敢这样说话,仅仅是因为文官系统已经严重地削弱了皇权。

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,唯有一个被削弱、被牵扯、受到制衡的皇权才更为合理,更容易长治久安。可李治不想要什么长治久安,长治久安有个屁用?你再长治久安,也比不了为所欲为的诱惑更大。

再者说了,中国之所以缔造出皇权制度,目的并非是要实现国家的和谐发展、长治久安,而是要满足个别人内心那种无可遏止的欲求。

但是李治的皇权是有限的,他不能够为所欲为——不能够为所欲为,这构成了人类最大的心理压力。

有压力,要解决。

解决掉碍手碍脚的文官集团,自己想干什么,就干什么。

可是,要如何做,才能够解决掉文官集团呢?

李治对此懵懂,但幸好他找到了主心骨武媚娘。于是武媚娘垂帘听政,以李治后备役的身份,向着文官系统发起了猛烈进攻。

说进攻,其实也没啥攻的,无非是李治撇开民生政务不理,坚定不移地要立武媚娘为皇后。而文官集团则拼命反对。反对的理由也是现成的:那武媚娘是太宗李世民使用过的,现在李治又使用,用你就用吧,可有必要非要把她立为皇后吗?这实际上是等于李治在向全天下老百姓发出热烈呼吁:诸位,女士们先生们,父老乡亲们,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,兄弟李治我,目前正在使用我爹使用过的一个女人耶……这种事哪怕只是想一想,就让人起一身的鸡皮疙瘩。

所以文官集团坚决反对。

大臣褚遂良在朝堂上大吵大闹,抵死不依。这时候,坐在帘子后面的武媚娘高声叫道:

何不捕杀此獠?

这句话,与武媚娘的性格是相符合的,但同时也透露出来这样一个信息:通过多日来的垂帘听政,多日来的朝堂争执,武媚娘已经弄清楚了帝国政治的真相。政治无非就是双方大吵大闹,大吼大叫,是非对错是毫无意义的。有意义的,是谁的嗓门更高,谁的支持者更多——最重要的是支持者数量,而这就意味着权力。

所谓权力,不过是看跟在你屁股后面的小马仔的数量而已。你的追随者越多,你的权力就越大。权势权势,跟在你后面的追随者多了,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庞大的势力,就对别人构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。

文官系统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削弱皇权,原因就在于他们人多势众。不管谁是谁非,这么多的人齐心合力嚷叫起来,你就得承认对方的合法性。

权力还有一个特性:所有的权力,终将分裂。

因为权力是依靠追随者数量所建立起来的,而人数众多就意味着泥沙俱下,鱼龙混杂,意味着权力组织内部的斗争与攻讦极为激烈。权力的稳固性与其内部的冲突成正比,越是强大的权力,其组织内部的斗争就越是惨烈。

最强大的权力是独裁,举凡独裁帝国,莫不是杀得人头滚滚,血流成河。而最弱小的权力不过是人际交往,在人际交往关系中,你不能够对身边的人颐指气使,吆五喝六,别人同样不能这样对待你,所以亲人朋友之间,杀戮行为就不像皇家权力那样频仍。

权力是一种高危生态现象,权力控制程度越弱,民众的生存状态越是和谐。举凡追求权力的人,必然会为权力所反噬。

可是缺心眼的李治哪知道这些道理?他就如同武媚娘胯下的一匹老瘦马,被武媚娘用鞭子抽着,用锤子敲着,用铁锥刺着,只能闭了眼睛,疯了一样往前冲,冲啊,冲啊,他一口气冲到人生的终点,眼睛一闭,死之。

他死得实在太是时候了,这时候他已经和武媚娘联手,剪除了朝中文官集团的势力,当年托孤的老臣子或是被赶走,或是被杀,留下来的是一个充满了无尽想象的权力真空,全部留给了武媚娘。

而如果我们细究高宗李治的死因,就会很容易发现,李治之死,实际上是活活急死的——他发现了权力真空的存在,本以为自己会挺胸抬头步入权力巅峰,却发现事情并不是像自己想的那样,心里一着急,昏厥性的癔病习惯性发作。只不过,这一次他昏过去之后,却再也没醒过来,这件事再次出乎他的意料之外。

第一时间更新《唐朝绝对很邪乎》最新章节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