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一朵花开的时间,观生望死
——蜉蝣之羽,衣裳楚楚
蜉蝣之羽,衣裳楚楚。心之忧矣,於我归处。
蜉蝣之翼,采采衣服。心之忧矣,於我归息。
蜉蝣掘阅,麻衣如雪。心之忧矣,於我归说。
——《曹风·蜉蝣》
自己在写书,就不免被人问及:你爱读什么书?以前没有仔细去想过,只觉得读一些让自己舒服认同的文字,至于这些文字有什么特质,并没有刻意去想过。阅读的倾向本来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又不断改变的过程。
读书有的时候真像与情人的邂逅,彼此钟情,眼波流芳。渐渐。眉间心上种下印记,强悍到无计相回避。这样的与书相逢才是快乐的。慢慢地,我们都该抹去学生时代阅读的生硬气息,不再想,不去计较,我读这本书有什么用,而只是觉得我是喜欢它的,同时这本书亦喜欢我,这样单纯,而无功利。到了适当的时候,它们会从记忆里跳脱出来,帮助你理解别的东西。
不过我也渐渐明了,自己的阅读偏好,是在古典文学和历史宗教这一边,我已经习惯去想一些细微而深入的事,进而获得满足。现在,这已成为一种隐性的定势,就像在超市里选择哪几个牌子的零食一样,不会轻易更换,虽然偶尔也会选择尝试别的口味,但基本的偏好不会改变。
长长一路说来,发现对古老的“曹风”,对《蜉蝣》记忆犹新的态度,可能正源于此。 对人生和时光的思索,是永不沉寂的话题。东周春秋时的人们,已经开始注意到宇宙中的万千生物,根据它们的生死规律、生活现象铺衍形而上的思索,哪怕眼中看到的只是一只小小的蜉蝣。
你听,古代的哲人在叹息:
蜉蝣翅膀薄又轻,衣裳华丽真鲜明。我的心里多忧愁,可怜何处是归程!
蜉蝣展翅翩翩舞,华丽鲜明好衣服。我的心里多忧愁,可怜何处是归宿。
蜉蝣穿洞向外飞,双膀洁白似麻衣。我的心里多忧戚,我的归宿在哪里?
常听有人感叹说,中国没有哲学大师,我每于此心有触焉。现在的中国的确还没有一个可以令世界信服的大师出现,他们总是太习惯把哲学弄得太哲学了,把自己的外表弄得和思想一样严肃,而不是深入,结果两者都让人望而生畏,兴致索然。但是中国的哲学,东方的哲思一直是存在的。不必说道家的老庄,仅仅是《诗经》里一篇朴素的民歌,就已经够力量映衬所有的哲思。
比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”要深刻,比“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”要实在,《蜉蝣》只要再进一步,就可进入哲学;再远一点的话,甚至可以进入宗教。
初夏的傍晚,敞开的窗口时常会飞进一种小蜻蜓似的飞虫,它的身体和翅膀同色,头角几乎完全同蜻蜓一样,全身褐黄色,所不同者只是尾尖拖着三根长长的细须,飞得也慢得多,很容易被人捉到。小时候在溪水沟边,总有小伙伴捉来玩,而我并不喜欢这种游戏,不是对蜉蝣有多大的怜悯心,只是觉得为什么要剥夺小虫子飞的自由?
这种被外国人称为“五月之蝇”的小生物,就是古人著作中屡屡提到的蜉蝣。“曹风”里还有“蜉蝣之羽,衣裳楚楚;蜉蝣之翼,采采衣服”这样生动形象的比喻。可是古人对于蜉蝣,仅仅能把握到它不饮不食朝生暮死的特性,向来注疏《毛诗》和《尔雅》的许多格物家,包括朱熹在内,一提到它的形状,统统“拎唔清”。有的说它形似天牛而小,有甲角,出粪上中;有的说它似甲虫有角,大如指,长三四寸;有的说它似蛣蜣而小,身狭而长,有角,黄黑色,下有翅能飞,夏天雨后发生,粪上中……说来说去,都将它当作是一种甲虫。
只有《本草纲目》的著者李时珍说得最好。因为他除了引述上列那一类的一贯陈说之后,突然附加了一笔:或曰,蜉,水虫也,状似蚕蛾,朝生暮死。蜉蝣的形状虽与蚕蛾仍有若干距离,但蚕蛾似蝴蝶,蝴蝶和蜻蜓到底是相近的东西,而且知道它是水虫。总算已经搔着痒处了。
蜉蝣的生活史非常有趣,《淮南子》:“蚕食而不饮,二十二日而化;蝉饮而不食,三十日而蜕;蜉蝣不食不饮,三日而死。”又说:“鹤寿千岁,以极其游,蜉蝣朝生而暮死,尽其乐,盖其旦暮为期,远不过三日尔。”古人说它不饮不食,朝生暮死,这已经将它说得太长命了。事实上,蜉蝣的生命仅有三个多小时。蜉蝣的幼虫在水中孵化以后,要在水中继续生活一年至三年之久,始达成熟阶段,然后爬到水面的草上,蜕壳变成蜉蝣。经过第一次蜕壳之后。接着又蜕第二次的壳,始能展翅高飞,于是就寻配偶,交尾产卵。这一切都在几小时内完成,完成后就疲倦地停下来死亡。因了口腔不发达,在这花费了两三年准备工作的几小时生命中,忙忙碌碌,完全不饮不食。
乐观的人会说,蜉蝣的生命过程虽短,却十分充实。短短的几个小时内,要经过两次蜕壳,练习飞行,恋爱,交尾,产卵,非常忙碌。悲观的人会由此想到自身,感慨人生苦短。人们在怜惜蜉蝣朝生暮死的同时,自己何尝不是造物主指间的一只小虫呢,苦苦熬度的百年光阴,是别人的弹指一挥。
这样的悲观也不奇怪,反而是一种清醒的认知。这样心怀谦卑,不是不好。人在不经意间总会被强大到骇人的时间击中,惊悟自己的微不足道。难怪苏东坡那么洒脱的人,在《前赤壁赋》中亦油然感慨: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,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。”
长江在,赤壁在,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却消失得不留痕迹。时间是这样的清洁无情,任何一个人一件事的逝去,都不会改变它的轨迹。曾经认为已改变了的,改变的不过是当时当事;曾经以为尽在掌握的一切,也只是光阴里的纤芥微尘。
我今察看我手经营之事业,及我劳碌所成之功,哪知都是虚空,都是捕风——先知已经清楚地点破,而我们仍旧置若罔闻,甘心这样煞有介事,欣喜若狂。
多情的人说,爱如蜉蝣,是短暂而一生必须经历的大业。如果看蜉蝣,它们是这样的,拼尽了全力从潮湿的水泽中挣脱,褪去原有的形骸,长上翅膀,去找寻可以相爱的伴侣,不管之前为此有多辛苦,遇上之后,相爱又是多么短暂,只是不饮不食,心无别念地去做这种事,直至留下后代而后死亡。
也许蜉蝣是最脆弱却最坚定的痴于情的生物。万般辛苦只应了那句——是身如焰,从渴爱生。死亡也无法摧毁这种强大意志。
光阴的流转,是蒋捷说得最美:“流光容易把人抛,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。”却是禅宗的女尼说得最惊喜:“尽日寻春春不见,芒鞋踏破岭头云。归来偶把梅花嗅,春在枝头已十分。”观花望死,这一瞬间离世而去,下个轮回转世再来。
不管生命长短,人如蜉蝣一样尽责尽力地去过活并没有什么不好。蜉蝣不会觉得自己是多么辛苦可怜,也不觉得自己卑微。也许是生命太短,要做的事情太多,它们心里又太清楚,所以只要热烈丰盛地活着,去做要完成的事,至死不悔。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。我们更应低下头去从细微处去观望世界,心怀谦卑与尊重。存在就是存在,所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,只有具体到某人某事上才有意义,内心记录真相凸显。那些微言大义,就留得有空闲的人去思考好了。
在有生之年,我们都很难超脱自身,因此也很难获得古人看蜉蝣时那种恍悟世道、悲天悯人的情怀,这当中的区别只是有人提前醒觉,有人终生蒙昧。
所以佛说,人有生老离别四苦,哀痛烦恼不绝。他在菩提树下入道,想要引渡众生到能够获得永恒平静的空间里去。若一日,我们看待自身,如我们看待蜉蝣那样清醒而慈悲,那么也许就离那种白莲遍地的平静不远了。
第一时间更新《思无邪》最新章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