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大明英宗年间,陕西兴平县有一户人家,姓谈,这户人家生了个儿子。然而这个孩子的姓名,已经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,我们姑称之为小谈吧。小谈这孩子聪明伶俐,喜读诗书,按说这孩子理应走科举功名之路,可是不晓得什么原因,忽一日他挥刀切割下自己的卵蛋,去了大太监刘顺的门前,自愿卖身为奴,侍候刘公公。刘公公喜欢这个怪孩子,遂收了他为干儿子,替他起了个名字,叫刘瑾。

于是大太监刘瑾横空出世,到了宪宗年间,他被分配到教坊司工作,主要是负责替皇宫歌舞团的演员们做好服务工作,这说明他除了精读诗书之外,在音乐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。除了多才多艺,他还有一个暴脾气——有一天,他出宫采购,因为价格谈不妥,与卖家发生争执,结果他三拳两脚,竟然将对方活活打死了。

出人命了,按刑律,当斩。

有关部门把斩决刘瑾的报告报了上来,却恰好被当时还当太子的孝宗遇到了,孝宗截下了这纸斩决令,找了个由头儿,开释了刘瑾。然后等孝宗做了皇帝,生下儿子武宗的时候,孝宗就让刘瑾去东宫伴读,就是陪太子武宗读书。

孝宗怎么会派个杀人犯到自己的儿子身边?他就不怕刘瑾哪天无名火发作,捏死他的亲生儿子吗?

不怕,居于权力的巅峰,孝宗对于人性有着与众不同的认知。他知道,人性这个东西,是根深蒂固的,其中起主导作用的,就是恐惧心理。朱家子孙世代承袭皇帝之位,原因是什么?是朱氏皇族智商高吗?差矣,孝宗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这一家子,朱氏皇族中,朱元璋雄才大略不假,成祖朱棣也有两把刷子,但此后的子子孙孙,其智商已经回落到了普通人的水平之下。这时候资质平庸的皇帝们之所以还能够把持皇权,只是因为一种沿袭日久的习惯——大家已经习惯看到姓朱的坐在皇帝宝座上,这时候最羡慕的是皇帝的命好,而不是他们的智商。

尤其是侍立于金銮殿之上的大臣们,这些大臣无一不是智商才学过人之辈,如李东阳,如李梦阳,如王守仁——连名传千古的唐伯虎,都被这些精似鬼的天才人物挤到了江湖上去,可知朝臣的智商是何等之高。

那么多聪明绝顶的臣子,偏偏帝王的智商是越来越低,长此以往,不堪设想啊。

所以,皇帝想以智力的优势驾驭群臣,那基本上来说是不可能的。你一个笨到家的蠢人,居然敢和一群天才人物斗智商,这不明摆着搞笑吗?

智力上斗不过群臣,倘若哪个聪明的大臣想要玩弄你,那实在是再也容易不过的事情了。因为你笨,你蠢,被人家玩儿了你自己也不知道。只是玩儿一玩儿倒还罢了,怕就怕被玩弄到最后,太阿倒持,反倒被智商超高的臣子夺走了你的权力,那后果就太可怕了。

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可怕的结局呢?

有办法!

这办法就是要激起群臣心里最深的恐惧之感,让他们害怕你,不管他们有多么聪明,可恐惧会最大幅度地降低他们的智商。而且只要他们害怕你,就不敢欺骗你,更不敢玩弄你,至于夺走你的权力这事儿,想也不敢想。

可如何才能够让群臣心怀恐惧呢?

办法太简单了,就是找一个像刘瑾这样有着明显暴力冲动的人出来,授予他特殊的权力,让他为所欲为,杀大臣宰高官,让群臣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之下,人人自危,个个胆寒。这时候,大臣们就会无限渴望着皇帝的拯救,倘若你再将哪个倒霉的大臣从刘瑾这种暴力主义者手中拯救出来,那么他就会感恩戴德,五体投地地膜拜你,再也不敢兴起别的心思。

所以明宪宗的时候,设置西厂,让大太监汪直统领锦衣卫,专一杀戮群臣。而孝宗替自己儿子安排的是刘瑾。知子莫如父,自己的儿子是什么德行,孝宗比任何人更清楚,所谓望之不似人君,既然儿子贪玩,明显镇不住群臣,那就需要一个刘瑾赶场救火,充当邪恶的大魔头,让群臣从此生活在恐惧与绝望之中。唯其如此,自己儿子武宗的江山,才会得以稳固。

显而易见,刘瑾绝顶聪明,他知道自己被安排在武宗皇帝身边的意义是什么,所以他终究没有辜负皇家的希望,把他的角色演绎得非常精彩。

第一时间更新《神奇圣人王阳明》最新章节。

相关阅读

荣宝斋

都梁

盛世医妃

凤轻

小月牙

姜之鱼

饲鬼

木苏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