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时把工作做好,做出成绩来的好处,这会儿就体现出来了。

在这个年代里,大伙儿对报纸信息的信赖是最大的。

苏青玉这种被全国报纸点名表扬过的人,就差在脑门上写上‘我是好人’几个大字了。

都不用苏青玉拿出自己结交人的手段,大伙儿就愿意和她熟悉,愿意了解她,和她做朋友。

因为大家觉得,和好人做朋友,那在外人眼里,自己也是个很优秀的好人。

就在等人的这个功夫里,几个学生包括老师都听苏青玉说了苏家屯的一些事情。

听到知青们用自己的知识,跟着苏青玉一起办厂,一起科学种田,都听的热血沸腾的。

“我当初怎么就没遇到你啊,我就去了一年考回来了,这一年里什么都没干。白去了一次。”

短发女生遗憾道。

苏青玉道,“哪有白费,你留下了汗水在那片土地上,那片土地知道你去过。”

这话有些煽情,有两个同样是下乡考回来的学生心里一酸。

苏青玉说这话说到大家心里去了,对她印象更好了。觉得不愧是上过报纸,当了地方干部的人。

她和大家混熟了之后,就主动提出来想为学校做点事情。平时忙习惯了,一下子闲下来了,总觉得浑身不踏实。希望能为学校招生工作贡献一点力量。

有学生主动帮忙,这当然是件好事儿。

为了赶着开学,这次高考和招生工作都很忙,这些学生也是本地的提前来学校的学生,安排过来帮忙的。光靠学校老师根本就不够。

接学生的老师道,“可是你不熟悉路啊。”

苏青玉确实还不熟悉现在的首都,也没逞能,“同学们要办入学手续,我可以给他们指个路,领着他们办手续。”

“这样也好,我回头和招生办老师打个招呼,招生办管一顿饭。”

干活还管饭,苏青玉笑着点头,也没客气。

人家都吃,她要是不吃,那就是不合群。

又接了几个外地的学生,老师就安排一个学生送他们去学校了。

几个人都站起来抢着去送,要和苏青玉一起聊个天什么的。

老师笑道,“以后都一个学校的了,还怕没机会,宋抗美去。”

头一个和苏青玉打招呼的短发女生高兴的站起来了,热情的帮着苏青玉拎行李。

“走,我带你们去学校。”

离开车站,苏青玉才道,“原来你叫抗美啊,是不是还有一个援朝?”

“啊,对啊,我弟弟叫援朝。”宋抗美道,“我爷爷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走的,走之前最遗憾的就是我爸还没娶妻生子,没看到下一代。”

苏青玉道,“对不起。”

宋抗美笑道,“没什么,我爸说我爷爷走的光荣,以后我们也要继承他的遗志。可惜我学的是文科,不能保家卫国了,我弟弟现在才十五岁,也不知道以后走那条路呢。”

苏青玉认真道,“各行各业都是为国家做贡献,都是光荣的。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就好。”

“是啊,我当初下乡的时候,其实也是想做出一番成就的,可惜我没什么本事。”

宋抗美道。

苏青玉笑道,“那以后咱们一起在学校里努力学出成就来。”

宋抗美笑着点头。

苏青玉又和其他学生互相认识了一下,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,虽然很疲惫,但是都有些意气风发。

聊起天来,各个都有一种挥斥方遒的气势。

苏青玉可知道他们中大部分人还是没吹牛的。

这些老三届的大学生,后来确实都挥斥方遒了。

火车站到学校还有些距离,学校这会儿也没有专车接送,都是要自己坐车的。宋抗美收钱买票一条龙服务。坐上公交车就给他们指路线。

苏青玉认认真真记下路线,发现和以后的路线确实完全不一样。

毕竟未来都是重新规划过的。

到了学校,一行人报名,领取东西。这会儿大学生都比较独立,基本上都是自己来报名,自己搬行李的。

不过学生们倒是都很热情。提前来的学生们在楼下看到了,都会帮着搭一把手。

看着这些年轻而富有正义感的学生们,苏青玉心里都是暖暖的。

真不枉重新念一次大学了。

送到宿舍楼下,宋抗美就走了,倒是和苏青玉交换了联系信心,她住在楼上二楼二零五室。是外语系的学生,让苏青玉有事儿就找她。

一来就认识这么个热心肠的女同学,苏青玉也觉得是意外之喜,笑着道,“一定。”

宋抗美这才笑着走了。

苏青玉住四楼,得亏了力气还算有点,要不然还真爬不上去。

好不容易到了宿舍里,她才松了口气。

宿舍门是开着的,她敲了敲门走进去,里面已经来了四个人了。在收拾东西和看书。

听到动静都看了过来。

苏青玉笑着问了声好。

其中一个梳着长麻花辫正在边吃花生,边看字典。见有新人来了立马站起来看,“哎呀,咱宿舍来齐了。”

“同学,你哪里来的呀?”

苏青玉笑着道,“华南省来的。”

“华南啊,我是华北的。咱两这一南一北,也挺有缘分啊。”

苏青玉道,“这是千里来相会。”

长麻花辫笑了起来。走过来帮着苏青玉搬行李。

其他同学也过来帮忙。

给她指了指唯一的一个空床,是个下铺。

很多人讲究觉得下铺容易弄脏了,苏青玉倒是喜欢,觉得方便。

那位长麻花辫又帮着苏青玉铺床。

“谢谢。”苏青玉感激道。

能遇上这么热心的室友,也是求学时期的一大幸事儿。

“谢什么,我可比你们都大,没准都要喊我一声老大姐呢。”

旁边一个学生头女学生笑道,“张娟,你可别骗人了。才二十五,就想当大姐。你把牛芳放哪一边去了。

另外一个正在叠衣服的短发女学生道,“这老大姐谁想当就当吧,我是不争的。我永远年轻。”

“看吧,我就说我是老大姐。”张娟高兴道。

“可不可以安静点,没看人在看书吗?”

角落里一个上铺的女生不悦的抬头。

她模样有些冷清,面部表情有些高傲。

其他人看了她一眼,都没吭声了,该干什么就干什么。

张娟就继续给苏青玉擦床铺床。

两人都是手脚麻溜的,床很快就铺好了,苏青玉又开始整理衣服。

张娟帮她擦好了柜子,过来一看,惊讶道,“呀,你的衣服连补丁都没有。”

苏青玉:“……以前有,这次家里特意给换了没有的。”

“咱家连个没补丁的衣服都没有。”张娟叹气道。

苏青玉边叠衣服,边道,“你学什么的?”

“学经济学。我填报志愿的时候,听说经济学学怎么赚钱的,我就报了。”

苏青玉:“……”

斜对面的上铺又传来一声嗤笑。

苏青玉和张娟道,“有些人自己是傻子,总喜欢笑别人傻。”

张娟噗呲一声笑了。

上面翻书声音大了点。

收拾好东西之后,苏青玉就和大家自我介绍了一下,通报了自己的姓名年龄和院系。“我叫苏青玉,华南省人,按虚岁我二十了。是经济学专业。

听到苏青玉也是经济学专业的,张娟可乐坏了,“你也是为了挣钱吗?”

“对我也是,不止我自己挣,我还要带着身边的人一起挣钱。”

张娟笑道,“你可比我心大。”

和张娟关系好的牛芳还有李乐乐都笑了。

她们也自报家门了一下。

张娟是华北人,二十五岁,和苏青玉同一个专业。牛芳,二十六岁,是文学系汉语言专业的,李乐乐二十岁,外语系英语专业的。

楼上那位看书的,自始至终没说话。

剩下的还有三位据说是出去熟悉学校了,也没回来。

苏青玉又拿出自己带的土特产和大家分享。是苏家屯的乡亲们自家做的面饼果子。

张娟他们也没客气,高高兴兴的吃。

牛芳道,“这是自家做的吧。”

“嗯,我走的时候,队里的老乡们送的。”

“你们老乡可真大方。我走的时候老乡什么都没送,就我婆婆给我塞了几个水煮鸡蛋。”张娟道。

苏青玉笑道,“有鸡蛋吃还不好啊。”

“就是差了点那个味道。”张娟叹气。差人情味啊。

“怎么一股味道,”

有三人拎着开水瓶走了进来。

苏青玉就知道这是以后的室友了,她刚准备打招呼,就听到当头一个女生道,“张娟,不是你又拿出奇奇怪怪的东西了吧。”

张娟抿了抿嘴。

苏青玉道,“这是我的。你要吃吗?”

那人看了眼苏青玉,似乎打量了一下,然后转过身没理人,自己放下了水瓶,坐在椅子上没说话了。

另外两个也尴尬的看了眼苏青玉,然后都没说话。显然这三人关系是比较好的。

见这个架势,苏青玉就知道这宿舍不会很和谐了。

最起码短期之内不会和谐。

不过没关系,五湖四海的来了,总要磨合的。

休息了一会儿,牛芳也带着苏青玉他们去打热水,现在天还不算暖和,去晚了怕热水没了。水票都是报名的时候就发的。热水壶也是学校发的。

苏青玉觉得自己和他们熟,当然要跟着大家一起,也拎着水壶跟着。

等离开宿舍了,牛芳才告诉苏青玉,这三人都是首都本地的,有干部子女,工人子女。而牛芳他们都是从小县城来的,李乐乐倒是从他们东江省省城来的,但是不爱和她们搅合在一起。

因为他们听说张娟是从农村来的,并且有一个残疾丈夫之后,对张娟态度就很不好。

张娟乐观道,“这有什么,咱也不是人见人爱是不是?而且咱现在确实也穷。”

牛芳道,“嫁没嫁人,嫁什么人,和她们有什么关系,都是不知道人间疾苦的小女孩。”

第一时间更新《穿越七零做知青》最新章节。

相关阅读

无声尖叫

安杰拉·马森斯

花娇

吱吱

名琅庄

横沟正史

燎原

不问三九

回到夫君少年时

宋家桃花